35 岁的中场休息 2021/7/7
早上七点左右起来,洗刷、喝水、刷手机看几个重要的信息和几个短视频,八点多儿子出门上学的时间也是我去散个步吃个早餐的时间。十点前一般会到达图书馆,用非常缓慢的速度和每隔二十五分钟放下书本休息的节奏阅读。午休一般二十到四十分钟之间,晚饭后做个十分钟的冥想。偶尔见见朋友,偶尔出门办点事。近来的生活婉如一个退休多年的老人。
2020 小结 2021/1/10
于人类来说今年无疑是无比艰难的,于我则几乎是幸运的。带娃、上班、小规模投资、读书、喝点小酒就填满了一整年,与往年相比只是少了几次旅行。
散文是没有未来的 2020/6/12
高中老师说,先把文章写了再把标题补上,这样就点题了。不过不管了,成年人太多场合需要严肃,此刻不如做一点荒唐的事 —— 起一个无关的标题,写点没有头尾的字,也无须关心散文有没有未来。
二〇一九没有思考 2019/12/30
一未合作过的前同事对我朋友圈的一条消息评论「说明你思考太少或者场景太简单」。思考很累,不思考就很舒服;场景简单非常让人高兴,因为可以不用花力气。虽然说我觉得臆测类评论没什么意义,但内容真是特别符合我对日常生活的需求 —— 尽可能做点一劳永(久)逸的事让生活越过越轻松。只不过生活喜欢开玩笑,特别是今年,说起来也算是经历了一些苦难,对工作、产品、钱财、社会关系、人生、哲学、亲密关系、教育甚至阅读和游戏这件小事都有了些新思考。不如用一篇总结来了解这一年。
技术层面上,to B 和 to C 的关注点有哪些不同 2019/9/18
无论 to C,to B 抑或 to G 都是关于流程效率的问题。这个问题回答需要特别谨慎,太大了,倒是有一两点值得一说。
活成一个中年人的样子 2019/8/11
以前有人说「想看到你四十岁后大肚便便的样子」,听起来虽然浪漫且让人感动,但大肚便便实在太油腻了。然而,关于中年人是什么样子的,一直没有停下来思考过。如果硬要想一个,也许第一选择是成为儿子的榜样。NBCS。
跳进 To B 服务这一年 2019/7/2
踏进来一年,风口没有吹大市场泡沫,大企业的战略投入特别有耐心地酝酿着。贸易战让人想起当年 SARS 给电商带来的契机。未来一切似明非明。
条条大路通奥斯佛特 2019/1/25
几口酒下肚,一朋友说「要是能选择我大概会缓一缓再做决定」,另一朋友接了一句「今年有什么计划?」。当时第一反映竟然是 —— 不来个年度总结,都说不过去了。
技术团队风格指南 2018/9/9
像每一个人,没有一个没有缺陷,或身体或灵魂;像每一个人,好与不好的混合,各有各的风格。团队的风格总被最初建立、最直接带领的人影响,由每一位成员放大。办公室里,早晨拿着一杯星巴克,高跟鞋声音压到最低仍能听到坚定,看起来严谨专业,一定是笑傲职场的人;一旁拖鞋短裤无领子衣服,拿着杯奶茶咬着吸管,一副无业流浪青年样子的,是我,是一个团队的缩影。拖鞋青年是我们的风格。
不如开个快车 2018/7/4
趁年初,不如来个总结。